突击检查,请放下你的二郎腿!
想必你现在正跷着二郎腿吧?为什么我们总会控制不住跷起二郎腿呢?
缘故原由很简朴!爽!
(泉源:百度图片)
跷腿可以调解身体的重心,坚持平衡,坐起来更惬意稳当。并且,当你跷二郎腿时,能暂时松开下肢和足底肌肉,让肌肉群更轻松一点。
对女性来说,跷二郎腿可以防走光阻止尴尬;对男性来说,跷二郎腿看上去显得更有范(虽然照旧看脸)。
那么,一时跷腿一时爽,一直跷腿一直爽?
现实上,网上关于跷二郎腿的危害也是众说纷。菏裁歹味郎腿会得高血压、静脉曲张、影响生殖康健等等……
1. 跷二郎腿影响生殖康健?
现在没有证据证实跷二郎腿会影响生殖能力。
跷二郎腿时,大腿内侧、会阴部位的散热镌汰,产热增多,导致局部温度上升。
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℃,而睾丸产出精子的最佳温度是35℃左右。当温度凌驾到37℃时,会抑制精子的天生。
从这个角度看,跷二郎腿导致的局部温度上升可能影响男性生殖康健,但现在并没有证据支持,无意跷的话,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。
关于女性,跷二郎腿不会引起像男性那样的问题,但也有人说“女性跷二郎腿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,形成温暖湿润的情形,增进细菌滋生,增添患妇科病的危害”。现实上,现在还没有任何文献报道证实,跷二郎腿与妇科疾病有关。
2. 跷二郎腿会导致高血压?
血压升高只是暂时的。
2010年,一项揭晓在《临床照顾护士杂志》(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)上的研究[1]发明,丈量血压时,若是患者在膝盖处交织双腿,血压显着升高。
另一项揭晓在《高血压杂志》(Journal of Hypertension)上的研究[2]也发明,当加入试验的人跷起二郎腿时,血压会稍微升高。
不过,这些研究虽然支持了跷二郎腿会让血压上升这一说法,但血压也执偾暂时性升高,现在暂无证据显示,经常跷二郎腿会导致高血压甚至对心脏带来危害。
不过,为清静起见,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只管阻止长时间跷二郎腿。
3. 跷二郎腿会引起静脉曲张?
没有证据批注跷二郎腿会导致静脉曲张。
下肢静脉曲张俗称“蚯蚓腿”,主要体现为青筋暴起,像蚯蚓样爬满小腿。长时间站立或坐着,都可能增添静脉曲张的危害,可是没有证据批注跷二郎腿会造成同样的效果。
但若是你已经患有下肢静脉曲张或水肿,跷二郎腿会导致病情加重,要只管阻止。
跷二郎腿真正的危害,是容易导致骨盆和腰椎枢纽错位,继而引发腰腿痛。
恒久单侧跷二郎腿,和恒久单肩挎包、侧向一边使用电脑一样,难免会将身体重心偏向一侧,造成左右偏废。
人在跷起二郎腿时,骨盆向一侧倾斜伴扭曲,相毗连的腰椎也随着扭曲,日积月累,就很容易导致骨盆和腰椎错位,榨取神经引起腰腿痛。
这样也容易导致腰椎间盘恒久受力不匀称,导致椎间盘退化加速、脆性增添,一旦有弯腰用力等外部作用就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,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。
跷二郎腿也可能导致骨盆、脊柱旋转,一侧的肌肉不正常的拉伸,导致单侧腰肌劳损,引发腰背痛。
划重点!日复一日接纳跷二郎腿的坐姿,容易造成:
1. 腰臀部疼痛,甚至引起颈背部不适等症状。
2. 骨盆偏歪、是非脚。
3. 严重的话会导致容易腰椎间盘突出。
不但云云,肩背部不平、骨盆倾斜、崎岖肩一系列拉低颜值的危害,也会随之而来,就问你怕了吗!
那么,我们应该怎么坐呢?
我们许多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,准确的坐姿应该是:
1. 坐在椅子上时,大腿应与座位平齐,或稍微低于座位,双脚在地面上应放平,若是身高较高或较低,请调解座椅高度。包管膝枢纽和髋枢纽都≥90°。
2. 若是椅子无法调解到准确高度,可使用脚凳或踏板。
3. 脊柱应与椅背平行,椅背应稍微倾斜,约莫呈100-110°角,这样坐着事情的时间,背部可以获得有用支持。
虽然了,无论你坐姿多规则,长时间久坐照样伤身体!在包管准确坐姿的同时,准时起来运动运动才最主要!
总之,跷二郎腿着实也没有各人想的那么恐怖,对康健人而言,一样平常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影响,无意松开下,跷一跷二郎腿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但照旧只管养成不跷二郎腿的好习惯,着实戒不掉也一定要注重不可久跷,最好双腿轮着跷,起来走动走动。别的,原来就有高血压、下肢静脉曲张、腰背不适、深静脉血栓等问题的人,最好阻止跷二郎腿。
参考文献
[1]Pinar R, Ataalkin S, Watson R.The effect of crossing legs on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.J Clin Nurs. 2010 May;19(9-10):1284-8. doi: 10.1111/j.1365-2702.2009.03148.x.
[2]Michelle van Velthoven;TheoThien;SuzanneHolewijn;Gert van der Wilt;JaapDeinum.The effect of crossing legs on blood pressure.Journal of Hypertension. 28(7):1591–1592, JULY 2010DOI: 10.1097/HJH.0b013e32833926db
泉源:腾讯医典内容团队
声明:素材泉源于网络,内容不代表本平台态度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